在香港物流進出口貿易的實際業(yè)務中,絕大多數是賣方擔任出口貨品報關,買方擔任進口貨品報關。即絕大多數的貿易公司只是同自己國家的海關打交道。下面是關于我國的根本報關綜述。
一、報關單位
海關對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報關處理的主要制度實際是報關注冊掛號制度。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口岸處理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報關手續(xù)的公司有必要向海關處理報關注冊掛號。要履行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的報關手續(xù),有必要先經海關批準變成報關單位??梢韵蚝jP注冊掛號的單位分為兩類,一類是處理報關注冊掛號單位;另一類是處理署理報關注冊掛號單位。處理報關和署理報關掛號,在公司所在地海關處理。報關事務,應由報關公司和署理報關公司指派專人即報關員處理。報關員有必要經海關培訓、考核合格并獲得由海關頒布的《報關員證》才可以從事報關工作。
(一)處理報關注冊掛號單位
可以向海關請求處理報關注冊掛號的單位有:經批準有香港物流進出口貿易運營權的公司;中外合資、合作運營公司及外商獨資公司;經海關認可,直接處理香港物流進出口手續(xù)的運營對外加工、安裝和中小型補償貿易的公司;其經海關認可的經常處理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手續(xù)的單位。請求處理報關注冊掛號的公司,應向海關提交有關文件材料:1.經貿處理部門批準其運營進、出口事務的文件副本或影印件;2.工商行政處理部門核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或影印件;3.銀行出具的經濟擔保書或具有同等效力的證明文件;4《報關注冊掛號請求書》;5.有關部門批準開業(yè)的證件副本或許影印件。以上內容經海關審核批準后,發(fā)給《報關注冊掛號證明書》。
(二)處理署理報關注冊掛號的單位
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可向海關請求處理署理報關注冊掛號,并一起向海關提交有關文件材料:工商行政處理部門核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署理報關注冊掛號請求書;資信證明文件,如有足夠的流動資產或銀行存款、確保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稅款可以及時繳納的證明文件,或是向金融組織投保并向海關提交金融組織出具的經濟擔保書,或許通過公證機關以固定資產抵押形式確保繳納的資信證明文件。請求經海關審核批準后,發(fā)給《報關注冊掛號證明書》。公司取得報關單位的資格后,即可由專職或兼職報關員處理貨品進出關境的手續(xù)。報關單位的資格隨同原請求變成報關單位的公司的撤銷而自動終止。如更改注冊掛號內容時,需重新向海關請求。
二、報關程序
報關工作的全部程序分為申報、查驗、放行三個階段。
(一)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的申報
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的收、發(fā)貨人或許他們的署理人,在貨品香港物流進出口時,應在海關規(guī)則的期限內,按海關規(guī)則的格式填寫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報關單,隨附有關的貨運、商業(yè)單據,一起提供批準貨品香港物流進出口的證件,向海關申報。報關的主要單證有以下幾種:進口貨品報關單。一般填寫一式二份(有的海關要求報關單份數為三份)。報關單填報項目要準確、完全、字跡明白,不能用鉛筆;報關單內各欄目,凡海關規(guī)則有統(tǒng)計代號的,以及稅則號列及稅率一項,由報關員用紅筆填寫;每份報關單限填報四項貨品;如發(fā)現(xiàn)狀況有無或其他狀況需變更填報內容的,應主動、及時向海關遞送更改單。
出口貨品報關單。一般填寫一式兩份(有的海關要求三份)。填單要求與進口貨品報關單根本相同。如因填報有誤或需變更填報內容而未主動、及時更改的,出口報關后發(fā)生退關狀況,報關單位應在三天內向海關處理更正手續(xù)。隨報關單交驗的貨運、商業(yè)單據。任何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通過海關,都有必要在向海關遞送以填好的報關單的一起,交驗有關的貨運和商業(yè)單據,接受海關審核諸種單證是否共同,并由海關審核后加蓋印章,作為提取或發(fā)運貨品的憑證。隨報關單一起交驗的貨運和商業(yè)單據有:海運進口提貨單;海運出口裝貨單(需報關單位蓋章);陸、空運運單;貨品的發(fā)票(其份數比報關單少一份,需報關單位蓋章等);貨品的裝箱單(其份數與發(fā)票相等,需報關單位蓋章)等。需求說明的是如海關認為必要,報關單位還應交驗貿易合同、定貨卡片、產地證明等。另外,按規(guī)則享受減、免稅或免驗的貨品,應在向海關請求并已辦妥手續(xù)后,隨報關單交驗有關證明文件。
進(出)口貨品許可證。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許可證制度,是對香港物流進出口貿易進行處理的一種行政保護手段。我國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也采用這一制度對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物品實行全面處理。有必要向海關交驗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許可證的商品并不固定,而是由國家主管部門隨時調整公布。凡按國家規(guī)則應申領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許可證的商品,報關時都有必要交驗由對外貿易處理部門簽發(fā)的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許可證,并經海關查驗合格無誤后始能放行。但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所屬的香港物流進出口公司、經國務院批準運營香港物流進出口事務的個部位所屬的工貿公司、個?。ㄖ陛犑?、自治區(qū))所屬的香港物流進出口公司,在批準的運營范圍內香港物流進出口商品,視為以取得許可,免領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許可證,只憑報關單即可向海關申報;只有在運營香港物流進出口運營范圍以外的商品時才需求交驗許可證。查驗檢疫制度:國家出入境查驗檢疫局與海關總署從2000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查驗檢疫貨品通關制度,通關模式為“先報驗,后報關”。一起出入境查驗檢疫部門將啟用新的印、證書。
新的查驗檢疫制度對原衛(wèi)檢局、動植物局、商檢局進行“三檢合一”,全面推
行“一次報檢、一次取樣,一次查驗檢疫,一次衛(wèi)生除害處理,一次收費,一次發(fā)證放行”的工作規(guī)程和“一口對外”的世界通用的新的查驗檢疫模式。而從2000年1月1日起,對實施香港物流進出口檢疫的貨品啟用“入境貨品通關單”和“出境貨品通關單”,并在通關單上加蓋查驗檢疫專用章,對列入《出入境查驗檢疫組織實施查驗檢疫的香港物流進出口商品目錄》范圍內的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包括轉關運送貨品),海關一律憑貨品報關地出入境查驗檢疫局簽發(fā)的“入境貨品通關單”或“出境貨品通關單”驗放,取消原“商檢、動植檢、衛(wèi)檢”以放行單、證書及在報關單上加蓋放行章通關的形式。一起,
正式啟用出入境查驗檢疫證書,原來以“三檢”名義對外簽發(fā)的證書自2000年4月1日 起一律停止使用。
一起,從2000年起對外簽訂合同、信用證時都要按新制度辦事。海關要求報關單位出具“入境貨品通關單”或“出境貨品通關單”,一方面是監(jiān)督法定查驗商品是否現(xiàn)已接受法定的商檢組織查驗;另一方面是取得香港物流進出口商品征稅、免稅、減稅的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物流進出口商品查驗法》以及《商檢組織實施查驗的香港物流進出口商品種類表》規(guī)則,凡列入《種類表》的法定查驗的香港物流進出口商品,均應在報關前向商品查驗組織報驗。報關時,對香港物流進出口商品,海關憑商檢組織簽發(fā)的“入境貨品通關單”和“出境貨品通關單”進口貨品報關單上加蓋的印章驗收。
除上述單證外,對國家規(guī)則的其他香港物流進出口管制貨品,報關單位也有必要向海關提交由國家主管部門簽發(fā)的特定的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批準單證,由海關查驗合格無誤后再予以放行。比如藥品查驗,文物出口簽定,金銀及其制品的處理,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處理,香港物流進出口射擊運動、狩獵用槍支彈藥和民用爆破物品的處理,香港物流進出口音像制品的處理等均屬此列。
(二)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的查驗
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除海關總署特準查驗的以外,都應接受海關查驗。查驗的目的是核對報關單證所報內容與實際到貨是否相符,有無錯報、漏報、瞞報、偽報等狀況,審查貨品的香港物流進出口是否合法。海關查驗貨品,應在海關規(guī)則的時刻和場所進行。如有特別理由,事前報經海關同意,海關可以派人員在規(guī)則的時刻和場所以外查詢。請求人應提供往返交通工具和住宿并付出費用。
海關查驗貨品時,要求貨品的收、發(fā)貨人或其署理人有必要到場,并按海關的要求擔任處理貨品的搬移、拆裝箱和查驗貨品的包裝等工作。海關認為必要時,可以徑行開驗、復驗或許提取貨樣、貨品保管人應當到場作為見證人。
查驗貨品時,由于海關關員責任形成被查貨品損壞的,海關應按規(guī)則賠償當事人的直接經濟損失。賠償辦法:由海關關員如實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查驗貨品,物品損壞報告書》一式兩份,查驗關員和當事人雙方簽字,各留一份。雙方共同商定貨品的受損程度或修理費用(必要時,可憑公證組織出具的鑒定證明確定),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為基數,確定賠償金額。賠償金額確定后,由海關填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損壞貨品、物品賠償告訴》,當事人自收到《告訴單》之日起,三個月內憑單向海關領取賠款或將銀行帳號告訴海關劃撥,逾期海關不再賠償。賠款一律用人民幣付出。
(三)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的放行
海關對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的報關,經過審核報關單據、查驗實際貨品,并依法處理了征收貨品稅費手續(xù)或減免稅手續(xù)后,在有關單據上簽蓋放行章,貨品的所有人或其署理人才能提取或裝運貨品。此刻,海關對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的監(jiān)管才算完畢。
三、報關期限
香港物流進出口貨品的報關期限在《海關法》中有明確的規(guī)則,而且出口貨品報關期限與進口貨品報關期限是不同的。出口貨品的發(fā)貨人或其署理人除海關特許外,應當在裝貨的24小時曾經向海關申報。做出這樣的規(guī)則是為了在裝貨前給海關以充足的查驗貨品的時刻,以確保海關工作的正常進行。如果在這一規(guī)則的期限之前沒有向海關申報,海關可以拒絕接受通關申報,這樣,出口貨品就得不到海關的查驗、征稅和放行,無法裝貨運送,從而影響運送單據的取得,甚至致使延遲裝運、違反合同。因此,應該及早地向海關處理申報手續(xù),做到準時裝運。
進口貨品的收貨人或其署理人應當自載運該貨的運送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天內向海關處理進口貨品的通關申報手續(xù)。做出這樣的規(guī)則是為了加快口岸疏運,促進進口貨品提前投入使用,削減差錯,避免舞弊。如果在法定的14天內沒有向海關處理申報手續(xù),海關將征收滯報金。滯報金的起收日期為運送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的15天;轉關運送貨品為貨品運抵指運地之日起的第15天;郵運進口貨品為收到郵局告訴之日的第15天。截止日期為海關申報之日。滯報金的每日征收率為進口貨品到岸價格的0.5%,起征點為人民幣10元。計算滯報金的公式為:滯報金總額=貨品的到岸價格
X 滯報天數 X 0.5‰
進口貨品的收貨人自運送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超過三個月未向海關申報的,其進口貨品由海關提取變賣處理。所得價款在扣除運送、裝卸、存儲等費用和稅款后,尚有余款的,自貨品變賣之日起一年內經收貨人請求,予以發(fā)還;逾期無人請求的,上繳國庫。確屬誤卸或許溢卸的進境貨品除外。